來源:贛州金融網 作者:賴作明 發布時間:2020年12月15日
本站訊? ?從當初“走南闖北”的打工者,到現在“群鳳還巢”的創業者,新時代的農民工成為推動農村振興和經濟發展的“生力軍”,返鄉農民工創業大潮正在大余這片熱土“風生水起”。
?
近年來,大余縣人社部門把農民工返鄉創業與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結合起來,從開展降低返鄉創業門檻、創業培訓、資金扶持等方面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,大力發展“鳳歸巢經濟”,引領返鄉農民創業潮。
?
輿論引路聚人心。該縣采取“走出去、請進來”相結合,組織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推進會,同時,依托駐外勞務站、就業創業微信群及日常走訪等方式,及時解讀新近就業創業政策,介紹家鄉最新發展狀況,了解他們在外務工情況,不斷增強回報反哺家鄉的思想意識和積極愿望。在縣人力資源市場服務大廳設立返鄉農民工創業服務窗口,公開服務承諾,及時為返鄉農民工提供高效的人性化便捷服務,匯編返鄉創業政策小冊子,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土地、資金、稅收等咨詢服務,便于他們了解掌握相關政策。
?
創業培訓激活水。為讓農民工返鄉創業“留得住、走得穩、扎下根”,該縣把創業培訓課程開在全縣11個鄉鎮,把創業知識和理念送至返鄉創業農民工手中。
?
不久前,在池江鎮舉辦的創業培訓課堂,來自該鎮50余名返鄉農民工正聽得津津有味,培訓老師從鄉村振興的發展趨勢談起,由表及里,淺入深出,指明新農村在當下創業的方向和路子。池江鎮的種養大戶李明,感慨地說:老師講的新農業模式,讓我啟發很大,創業的信心更足了,今后我將擴大經營規模,帶領更多鄉親們脫貧致富。該縣還通過采取“菜單式”點題培訓、“送學式”普及推廣、“聯絡式”實踐跟蹤、“交流式”觀摩互比等方式,進一步拓寬返鄉創業者的思路,有效提高了廣大返鄉創業人員的能力水平。近年來,全縣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,參訓人員3900余人。
?
資金扶持補短板。如何破解返鄉農民工在創業中資金不足的“短板”,該縣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的杠桿效應,釋放政策紅利,協調金融機構對返鄉人員創業提供方式靈活、手續簡化、利率優惠的信貸服務,確保創業擔保貸款“貸得出、用得好、見效快”,讓他們在創業路上“走得穩、行得遠”。在新城、青龍、黃龍等鄉鎮,回鄉創業人員短短幾年內迅速興起了電子加工、食品加工、花卉苗木種植等一批從業人員近千人的產業集群,這些產業集群改變了當地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,改善了當地百姓的收入與生活水準,讓更多人過上了小康生活。目前,已為2000多名返鄉創業人員辦理創業擔保貸款,發放貸款2.8億元。
專題推薦
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的監督管理,促進網絡借貸行業健康發展,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等法律法規,中國銀監會、工業…[詳情]